北京观察-大锅饭 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

 政务繁忙的总理李克强最近抽空看了《我不是药神》,知道老百姓买不起救命用的抗癌药,因此下令调降抗癌药物价格。

李克强上任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减轻民眾医疗负担一事,像今年政府报告提到:「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并具体提出医保补助再提高40元(总数要再乘上13.4亿),并且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看病比吃饭困难

大陆马上要全面脱贫,人人有饭吃,对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真是歷史创举。但要人人生病都能得到合理治疗,困难程度却远胜于吃饭问题。

基本医疗也是人权的一部分,中共建政初期,运用国家机器和社会动员,在农村普遍建立起基础医疗制度,大批受过基本医疗训练的「赤脚大夫」显着提升了农村公共卫生条件。

然而,这种医疗资源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却阻碍了医疗体系健全发展,直到1990年代,即使在北京这个首善之区,也只有少数外国援建的医院,如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比较接近国际水准。

平均主义阻碍大

医疗系统的平均主义,首先表现在医师所得上,直到今天,大陆公立医院医师基本工资在1500至3000元人民币(下同)之间;当然,医师实际所得远不只于此,「额外所得」主要来自病患所付的药价,更多来自药厂回扣。

几年前大陆连环爆出外国大药厂行贿医师事件,先是当地国上市监管机关清查,然后大陆自己也查,但结果呢?大陆改革40年了,以前说金融系统是「计画经济的最后堡垒」,其实医疗系统才是。医院基本全是公立,而且几乎只有公立医院才享有社保给付。

其次,医师不管大小牌,一般公定门诊诊疗费最多8元、最少3元,有差吗?怪不得老百姓笑说:「拿手术刀还不如拿剃头刀!」像不像吃大锅饭的赤脚大夫?

医师调薪是关键

第三,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搞自留地,公家田放着荒废,肥水、力气、牲口全用到自留地上。结果自留地虽小,產出却数倍于公地。医师拚命开药创收,一如搞自留地,以药补医,让人每次看病都提着一大袋药回家,不但伤财,也伤身、伤心。

实地访谈大陆医师,李克强力推的大病补助和统一议价等措施,已大大减轻大病家庭负担,避免许多家庭因病破碎。

但追根究柢,医疗系统的核心是医师,在推动全民医保同时,如何提升他们的实际收入,才是确保医改成功的关键。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