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降低剖腹产率取得成效 产妇远离手术刀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日报道,中国剖腹产率仍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两倍,而且还在上升——但上升速度正在放慢。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说,数据显示,中国已走上扭转高剖腹产率之路。

哈佛大学教授苏珊·赫勒斯坦说:“中国设法在抑制剖腹产率上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巴西等其他国家尚未做到这一点。”

报道称,这一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对孕产护理的大量投资以及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健康”文化的兴起。

许多人承认,一个2017年出生人口达1720多万的国家实现这种转变是不同寻常的——没有其他国家复制得了类似成功。

在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剖腹产率达到46%后,中国卫生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并将降低剖腹产率作为一项全国性重点工作。

现在,各地都开设了强制性的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课程,对医生进行再培训,以加强产科技能,并建立了更多助产培训机构。

但是,中国的做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最明显不同是,严格要求医院对剖腹产率负责。

此外,中国迅速壮大的中产阶层女性也是这种变化的一部分,在国家推动下,她们作出了积极选择。

黛西·兰(音)说,她一发现自己怀了孩子,就开始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并断定自然分娩对她和孩子更好。不过,比她早生孩子的朋友,却作出了不同选择。

她说:“有些人害怕阵痛,所以选择了剖腹产。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北京协和医院医生马梁坤说:“中国妈妈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这意味着更健康的生活以及更加意识到什么对她们有好处。”

她说:“正是这种对更健康生活的渴望促使她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微信群积极寻找有关生孩子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对剖腹产有关风险的认识。”

黛西说,网络使她了解了在分娩时减轻疼痛的各种选择,帮助她安心于自然分娩。

一些医院现在甚至为妈妈们提供更多减轻疼痛的替代疗法,比如瑜伽、正念和音乐。

因此,正如《美国医学会杂志》周刊刊登的一篇关于中国新生儿的研究论文显示,在中国的超级城市中,这种现象最为显著或许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这些城市中,产妇们正纷纷远离手术刀。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