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甲骨曾是最好的“刀创药”

 过去,在河南安阳一带,农民在地里犁地翻土时,常常翻出一些有字或无字的甲骨片,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这种骨片不断出现,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这里是商代的都城,从盘庚迁都到纣王亡国,都城一直在此,就是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这些甲骨,记录了商代社会生活、思想行为等等。


历史上,殷人敬鬼神而轻自身,凡事必要占卜,几乎天天祭祀。占卜后的结果,就刻录在甲骨上。所以。大量记录卜辞的甲骨积累起来,数量巨大。据考证,占卜之辞,不欲为人褒之,也不被后人所知会鬼神所为,所以将其埋藏;也有可能是殷商灭亡时,殷人有意埋入地下,不忍让甲骨散落。

周武王灭周之后,诛杀了纣王,荡平了殷都,使整个城市变成了废墟。大量甲骨被埋在了地下,后人无从知晓。到了隋唐时代,殷墟早已成为一片荒地,坟冢荒漠,人迹罕至。正因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人们在捡到甲骨时,也没有跟青铜器等联系起来,这也省去了文物贩子的惦记。


到了明代后期殷墟遗址上才有人居住,成为了小屯村。当时虽然有甲骨出现,但人们并不认为甲骨有什么价值,见到甲骨的多为当地农民,即使甲骨上有文字,也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直到清末,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十一世纪时被埋在地下的甲骨才重见天日,有了自身的价值。

而它的发现又非常偶然,人们再出现甲骨的地方,在接着深挖,总能挖到一些铜器或古钱,村民们似乎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这样,更多的甲骨被挖了出来。虽然甲骨没被商人重视,但在民间,百姓把称为"龙骨"。后来,因为一个叫李成的剃头匠,让甲骨以另一种方式,被人们关注。据《甲骨瑣语》记载,是一个叫李成的剃头匠,最先把当地的甲骨当做药材卖给药铺。


李成是个走街串巷的剃头匠,由于接触的人杂,自身卫生意识差,身上生了脓疮,直流黄水,李成很痛苦,又舍不得花钱医治,生活艰难。只能自己想办法。河岸上有许多"龙骨",李成就把它们见回家,研成粉末,涂在脓疮上,骨粉吸干了脓疮上的脓水,不久,李成的疮居然好了。

李成觉得,这种东西既然能治好脓疮,那么人们常磕碰流血等也可用它来止血,试验几次之后,李成认为这是最好的"刀创药"。李成把甲骨送到了药铺,诉说疗效之后,药铺答应少量收购,后来因为疗效还不错,"龙骨"作为药材为人们所知。


自此,小屯村的人们不在把甲骨随意扔掉,开始用它换钱了。而且甲骨治病被传的很神奇,什么妇科病、虚损等等都能治,最后,龙骨这味药传到了京城,引起了一位翰林的注意,他对比金文等古文字,确定龙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文字。由此,甲骨文终于走出安阳小屯村,为世界所知。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