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刀切”禁煤应“切一刀”

 2018年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第二天便收到7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无法温暖过冬的举报。督察组当晚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关于印发〈山西省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发改能源发[2018]485号)要求,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11月18日观察者网)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一刀切”禁煤?为了环保政绩秀,为了表面迎合上级要求。所谓环保政绩秀,就是他们的环保政绩不是真正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作秀;所谓“表面迎合上级要求”,就是他们已经背离了上级要求“为民生”的灵魂,只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涂脂抹粉”,有个“漂亮脸蛋”。至于政绩秀背后的“百姓烦”,“漂亮脸蛋”之后的“脸受伤”,他们不在乎。

  这样的现象,在冬季清洁取暖工作中,在其他工作中也有,我们有些地方官员就爱用“一刀切”。为何他们如此青睐“一刀切”呢?三个原因,一是“一刀切”可以显示自己的“权力威力”,有些官员从来不是想着如何权力为民的,而是想着如何炫耀权力的,所以,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打造权力炫耀的舞台;二是“一刀切”可以为自己打造某种私利,这种私利,一种是表面的,政绩作秀;一种是内里的,从“一刀切”中“中饱私囊”,比如在安装壁挂炉以及管道工程中,谋取私利;三是掩盖自己的工作能力低劣,“一刀切”是最懒惰的工作办法,因为“一刀切”是靠行政命令与强力推行支撑的。

  其实,让百姓冬季清洁取暖,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这个好事必须循序渐进,才能造福于民。要考虑燃气源头的充足,要考虑百姓的实际需求,要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要为安全使用燃气取暖、做饭打造绝对安全护航,等等。只有这些工作做好了,才能让群众在“清洁取暖”中取得幸福,而不是取得麻烦、取得负担,取得隐患。因此,这个工作,应该是逐步推进的,做一个地方,就完善一个地方。绝对不能搞“大突击”“浮夸风”。燃气使用,安全大于天,任何冒进,任何“政绩作秀”思维,都会留下安全隐患,都会给百姓带来伤害。

  与煤炭相比,这些劈柴明显不经烧。一位大婶指着墙角堆着的废旧家具、三合板对督察人员说:“不烧这些还能咋办呢?又不让烧煤,也用不起电,没别的办法。”一位居民对督察人员说:“他们三番五次告诉我们不能烧煤,只要煤不拉进来,不管你烧什么他们都不管,只要不烧煤就行。”禁煤本意是要禁止污染,结果却导致污染更为严重,如此行为实在荒唐。如此工作为环保,哪里是为环保,纯粹是“政绩环保”打造“人民糟糕”。

  做好环保工作,应该!减少冬季煤炭取暖,应该!,但是,这个“应该事”应该一切以人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应该到群众的心坎上,应该到群众的幸福指数上,如果只应该到个人政绩上,上级考核上,那么,就是工作病灶,应该被切一刀了,切掉工作为政绩、为考核的病灶,让工作为民生回归。当然,这个手术不但要对基层官员,也应该对上级考核部门,任何政策的政绩考核,都不能只看官员回报,表面工作,必须到百姓的生活中去考核。你落实政策,让百姓得到幸福了,你的落实到位,你落实政策没有让百姓得到幸福,你就是错误落实政策,就是对政策的误解,甚至是破坏政策。

  对“一刀切”禁煤应“切一刀”,切掉“权力蛮横”“政绩膨胀”,回归幸福民生,权利于民。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