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步就学会肉类的刀工处理,这样做才干净利落,口感也更好!

 简单几步就学会肉类的刀工处理,这样做才干净利落,口感也更好!

虽同是称“片”,但原料制法和火候要求不同,刀章厚薄大小也有差异。如鸡、鹅、鸭虽同是家禽,但鸡片宜厚些,鹅片宜薄些,鸭片则宜更薄些。螺片用于白灼的,则比用于炒的较厚。


鸡片:将鸡肉片成长约4.3厘米,阔约3.3厘米,厚约1.5毫米便成。

鹅片鸭片的长、阔度与鸡片一样,鹅片约厚1.2毫米,鸭片约厚1毫米。

白灼螺片:将大螺去壳、和肠,留肉洗净,改去螺皮、头、尾,只用螺心,每件切成约8毫米厚度的圆形片。大小按照原螺身而定。

炒螺片:用大螺肉或普通的螺(角螺肉、螺仔均可),每件片成长约4.3厘米,厚约1.6毫米,阔约8厘米,使成长方形(如是细角螺不达到以上规格,可照原来螺肉长度片之)。

又如湿土鱿与鲜鱿鱼的刀章法也有区别,因为湿土鱿身结而薄,刻花宜细密;鲜鱿鱼身爽而厚,刻花宜粗阔。因此,湿土鱿则先在肚上用企刀刻斜线纹,每刀距离约1.6毫米,掉头用横斜刀,再刻斜线纹,每刀亦距离约1.6毫米,便成小榄核形状,然后切改成横约4.4厘米,直约8厘米的片便成。鲜鱿鱼则在肚面用企刀刻斜线纹,每刀距离约8毫米,掉头用横斜刀再刻斜线纹,每刀距离约8毫米,刻成大榄核形,然后切改成横4.4厘米、直8厘米的片。


起鸡肉方法

首先将光鸡斩去脚,然后在鸡胃(俗称嗦窝)前端,用刀将颈皮横划切开(不要切断颈骨),再将颈皮拉离至头部切断,取出鸡颈皮。

将鸡横放在砧板上,鸡头向右,尾向左,背向自己。先在翼节骨部位下刀横切,使骨节脱离;并在锁喉骨部位起,直划一刀,至胸骨末端;再转过划背部,先在右边(左边刀法相同),用刀压着鸡壳骨,左手抓紧鸡翼,顺刀拉离至大腿部位,再将鸡翻转(胸朝上),用刀尖把鸡大腿坎骨削出,跟着抓起鸡腿反拗,然后在大腿前端斜划一刀,这时,将鸡翼、大腿徐徐用力拉下,便能取出鸡肉“软边”。两边的鸡翼、腿、胸、背肉取出后,全鸡尚余“柳肉”两条,可从锁喉骨下落刀,轻力取出。

将起出的“软边”鸡肉,先切掉鸡翼,再抓着大腿柱骨,用刀尖在鸡腿的膝部,按弧圈形划一刀(绕着鸡腿钾半圈),使鸡腿主柱骨露出,并在大腿、小腿的分界处横划一刀,顺势将鸡腿反转,以刀压着大腿主柱骨剔出,再用刀轻轻刮小腿骨(使柱骨更为突出),并用刀背敲断膝前腿骨,顺势将鸡小腿再翻转,以刀压着小腿主柱骨取出,最后切去节、膝骨。这时,全只鸡的肉已全部取出,仅留下鸡骨(俗称鸡壳)一副。鹅、鸭的起肉方法与此相同。


起全鸭方法

先将原只洗净的光鸭(不用开肚和取内脏),放在砧板上,用刀割开颈皮,把颈骨切断(即去颈骨,留皮、头),再将膊节处割离,及割离锁喉骨,停刀,用左手拇、食,中指在近锁喉骨处捏着,右手把胸肉脱离骨,同时将两胁肉也离骨,直退至腹部,再用左手拿着鸭颈皮,用刀背将背部的皮轻捶之,使脱离脊骨,起出“四柱骨”后,把鸭皮翻出,割去尾躁和斩去鸭嘴留舌,洗净便可。

片皮鸡方法

先将炸鸡放在砧板上,在胸前(嗦窝)部位片皮2件,在背脊片切2件,在两边翼底和腿部片后切12件,在胸部片切4件,合共20件,每件片成长方形。装碟时,先用炸虾片垫底,将鸡头、尾、翼、腿砌成鸡形。

片皮乳猪方法


将烧好的乳猪连叉斜企放在砧板侧,用刀在耳朵下边横割一刀,在猪尾上约3.3厘米的部位,同样横划一刀,再在猪背的中间直划一刀,后在中间直线的两旁相等距离的部位,垂直划两刀,片出4条猪皮,每条分切8件,合共32件。然后将切好的皮砌到猪背上,使成原只猪状。另跟千层饼、白糖,先做第一次上席。后将猪额、腮、嘴、耳、手脚、刷、腰、腩、尾等切砌成猪形,另跟葱球、甜酱,作第二次上席。过去有分三度上席的,现多为两度。

斩原只熟鸡方法

先斩落头颈,再斩翼腿,后在背脊尾端落刀,将原只鸡分为两边,把两边鸡身开四件,斩成长方形,用下颔、颈垫底,再斩头赛腿,砌成鸡形。一般斩鸡,每件重量以不超过五钱为宜。切十字笋方法


将笋肉切成长方形条,厚约1.5厘米,阔约1.5厘米,先假定一边为正面,在面上的左方刻一刀,深约7毫米,后在反面的左方同样刻切,再在两边的横面上斜刀每距离约1.2

厘米,刻约7毫米深,然后拉开,便成十字笋。十字笋原用于传统名贵菜式,现较少使用。

相关产品

评论